行业资讯
我区举办“番禺区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集体采访活动
11月30日上午,我区举办“番禺区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媒体采访活动,省、市、区十多家媒体的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区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主任及有关负责同志现场介绍了我区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采访活动介绍,近年来,番禺区委、区政府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集约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建设,通过定政策、给资金、重扶持,现代农业装备尤其是设施农业得到健康发展。2007年,番禺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目前,全区花卉、蔬菜大棚面积3.17万亩,水产温棚1.25万亩,自动喷灌3.78万亩,分别比2006年增加1.3倍、7倍和27.9倍;农机拥有量达7.6万台,总动力为43.98万千瓦,劳均农机总动力5.38千瓦;全区农机从业人员达3.5万人。农业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有效推动了番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了都市型、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
一、强化惠农政策体系,促进现代农业装备快速发展
番禺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方针,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开启了番禺区“三农”工作历史性的新航程。从2007年开始,区财政设立农机专项资金,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2009年起,进一步增加投入,保证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五年来,番禺区共投入农业机械化资金5983万元,有效促进了全区农业装备的快速发展。
二、强化资金引导,扩大强农惠农普及度
番禺区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于2007年起制定并实施。五年来,紧紧围绕“推动农业发展,服务农民生产”目标,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先后三次修订农机补贴细则,完善补贴制度。2011年新修订的《广州市番禺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和《广州市番禺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细则》将购机补贴品种从2007年的231个增至495个,购机补贴标准由2007年的1/3提高至35%。在加大基础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的同时,鼓励先进设施农业的应用和改良。2008年,在全省率先将花卉、蔬菜大棚、水产保温大棚、标准鸭舍和自动喷灌设施纳入补贴范围,并积极探索“以奖代补”补贴办法,坚持“先建后补、多建多补、不建不补”原则,简化补贴程序,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在选用农业设施上不断向标准化、生态化转变。就设施农业而言,番禺区补贴政策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普及面广。对每户申请建设的农民,不分户籍,只要建设标准达到要求,一律给予补贴;二是结算快捷灵活。按农业设施实际建设面积计算补贴金额,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农民开设的账户。
2007年至今年11月,全区共补贴自动喷灌设施2.13万亩,花卉、蔬菜大棚设施1197亩,水产保温大棚9920亩,标准鸭舍5580平方米,补贴购置农业机械2.96万台(套),补贴资金共达5662万元,惠及农户1.25万户,引导农民投资农业装备1.13亿元。
三、强化技术支撑,推动农业装备水平全面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二、三产业发展的不断加快,全区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为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应,番禺区通过强化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支撑,推动农业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技术规范。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特性和动植物的生长条件,推动花卉蔬菜大棚由隧道棚向构件连体大棚升级;推动水产保温大棚由杉木结构大棚向钢架结构大棚升级;推动喷灌设施由简易喷灌向水肥一体化的自动喷灌升级。随着高标准农业设施应用比例的快速提升,花卉、蔬菜大棚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环境调节能力、使用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取得了“减少成本、减少污染”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两减两增”效果。2010年,番禺区利用水产保温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增加产量达470.5万公斤,增加产值1.8亿元,增加农民收入7528万元;种植的阴生观叶植物年产量达5400万盆,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七成。目前,虽然番禺区设施农业面积仅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10.8%,但设施农业产值却占种养业总产值的34.6%;设施农业平均亩产值达到5.53万元,比传统农业亩产值增长了3.35倍。二是引进水底曝气增氧设施。该增氧设施高效、环保、节能,使水产养殖产量亩产提高15%,节约用电40-50%,目前,全区使用水底曝气增氧设施养殖面积已达3000多亩,有效推动了番禺区生态和环保农业的发展。三是引进、改良各种农机设备。注重人才引进和技术更新,重点对耕作、开沟、培土和植保等一批国内外先进机械进行技术改良和推广,推动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的全面提高。2011年,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为拓宽农机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公共服务水平,番禺区从2006年开始深化农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农机管理机构。2006年,将区农机服务中心改名为区农机管理办公室,并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属下设立农机推广站和农机安全监理站两个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各镇(街)也相应设置农业服务中心,并配置专职农机化管理人员。二是加快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番禺区农机化示范基地是广东省农业厅2001年批准建设的全省第一个省级农机化示范基地。经过几年来不断完善提高,已形成一个集现代农业装备选型、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维修保养、社会化服务等八位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搭建了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的平台。三是抓好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构建以区推广机构为主导,区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企业、农机大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利用科技下乡、现场示范、培训讲座、信息发布等加快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推广应用。全区现有农机专业户4303户、农机化服务组织3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农机维修点15个。2011年,全区共举办现场会8场,组织免费农机技能培训班31期,参加人数达3700多人次;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农机化信息30多条。四是创新农机安监工作模式。对农业机械的年检审工作,做到送检、送审下乡。农机安监工作,从原来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监理延伸到水产养殖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农业设施装备的安全生产检查,以及对农机商品质量和农机维修质量的监督检查,使农民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农民利益得到保障。2008年,番禺区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平安农机典型示范区”。
今后,番禺区将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继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力度,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为关键点,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以发展农业设施为着力点,强化安全农业生产保障水平;以提升农机公共服务水平为切入点,推动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深化农机购置补贴、设施农业补贴和农机化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二是推动6个优势农业产业的生产示范片区建设。建设覆盖面积达5万亩的水产、花卉、蔬菜、禽畜、水果和农产品加工6个农机化生产示范片区,推动特色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进程。三是进一步做好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全区农业系统资源,理顺工作机制,强化推广、培训、宣传、监理和服务等功能。四是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培育多个专业性较强的农机服务组织,全面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
访问量:1043